家里是没有壁炉的,可我却很渴望能拥有一个自己的壁炉,闲时可以围在炉边,就算没有炉火,那种归属感也会油然而生。记不清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家里还可以在大厅的位置凿出这么一方天地来生火,可能是小时候看外国电影才有了启蒙的印象。去过北方,那里的人也在屋子生火,可我们管它叫炕,那是在床的下面生火,把整张铺都烘得暖暖的,可惜去的时候是夏天,主人自然没有把炕点燃,曾闪过一个念头想把炕火点起来,然后坐上去感受一下,可终究没开了这个口;只因自己的那么一点点好奇心就去如此麻烦别人,特别是在一个不合时宜的当口,也就作罢了;那点遗憾确实实在在地存下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圆了多年前这一个念想。
壁炉是不同的,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它更像是家里的一件装饰,也许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只是它的装饰何点缀作用,没有也懒得去烤炉它的实际功效,壁炉总是要有烟囱的吧,除非你买的是别墅,否则你也只能永远把它当作摆设了。读中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家里是确实有壁炉的,现在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但总有一些,因为我们的私交还不错,经常彼此串门,所以我还真的享用过他家的壁炉,可能也是生平的第一次,是不是生平的最后一次我是存着疑惑的。总以为小时候的冬天要比现在冷,和很多朋友一起回忆过,大家的记忆也相仿,可能是温室效应的缘故;那时候冬天围在同学家的炉边真时一种享受,那种喜悦感在十几年后只要每每想起就能体会。同学的母亲十很好客的,只要听说我们去他家就会早早地把炉火点燃,似乎如果我们不去就不会用它,为此我是很不好意思的,可是同学母亲每次总是热情地招待,作为小孩子地我们也就不去想那么多了,去他家的路上我们都是跑着步的,倒不是因为寒冷,反而是因为心里的那股火已经烧了起来。
脱了鞋,呼啦拉一下子围坐在壁炉边,毕竟我们是讲些礼貌的,很好的围坐一圈没有拼命往前挤。同学的母亲早就准备好了点心和甜甜的喝的,许多年后我才知道那就是咖啡。那一刻,我们会忽然安静下来,谁也不说话,似乎讲好了似的,其实没有,此时的炉火已经烧了些时候,火苗也旺了许多。我想应该是柴火的原因,总是有劈劈啪啪的响声,可我们一点也不害怕,大人们也不会走过来叫我们小心,现在想来他们是很懂我们的,不会在我们安静享受炉火的时候打搅我们。屋子不大,不一会就感觉不那么冷了,随后是有些温暖,最终总是把衣服脱了扔进了沙发。小孩子是没有什么耐性的,过了最初时刻的好奇,渐渐地习惯了这温度,这火苗,就开始东拉西扯起来,今天遇到谁了,谁把家里好吃地东西带来学校了,谁上课开小差没被老师发现,周末打算去那里疯,到后来实在坐不住了就会起身去看小人书,或是做些其它地事情,至于去做什么了,那么多年后努力地想过多次可总也回忆不起来了。
记忆总是片断地,不完整,有地时候可能是碎片,但就算是碎片也是亮晶晶地;因为有那一盆炉火温暖着,多年后想起此事总是会会心一笑,从前坐在身边是他还是她?记不起来了,也不想去回忆了,同学地房子也早就拆了,什么时候弄自己地屋子地时候我一定会让设计师把壁炉设计进去,否则就炒了他,哈哈。总有那么一天,会重又坐回炉边,听着噼里啪啦地炉火,温暖是因为那时身边还有陪伴着的人。
很怀念小时候的冬天,一家人围坐在炉子旁,炉子上是一锅煮熟的粥,又或是几块香香的红薯,几个小朋友在讲故事、做游戏,温暖而舒适,妈妈会把炉子搭理得很干净,屋内几乎看不到炉灰。
现在暖气已经把炉子代替,依然是温暖如春,但却少了那种情趣,暖气片虽热但看上去却冷冰冰,再也看不到那明亮的火花,听不到木头燃烧时发出的音乐。一切向着现代化快速发展。
如果你还喜欢那种感觉,怀念那些火花和音乐,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壁炉,放上几块木头或者燃料,看它慢慢的燃尽,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一段从微弱到强烈的过程,心中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木头燃烧时发出的亮光映在脸庞上,一个人翻着许久没有看过的日记,两个人聊着曾经发生的故事,一家人商量着周末的旅程。一切是平和的,是安静的,同时也是温暖和令人向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