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春晚在放着冯巩牛群的《点子公司》。八十年代经济打开国门,九十年代开始思想走向世界,点子这种古灵精怪的东西就非常受欢迎,当时跟风,还出了一系列“点子大全”这种书。放到现在,让大学学管理的学生分析一下,都能辩证地告诉你:光有点子是不成的,没有逻辑和组织的串联,一个个点子连一串佛珠都连不成。
可是呢,在设计师这个领域,却又开始过分崇拜点子这个东西。当然这个名词已经落伍,我们现在叫它“创新”。创意是思想和整体性的描述,创新则可以很泛泛,设计一把椅子,背面画只表示冷场的乌鸦,此类细节,不管多小,只要别人没做过,都可以叫创新。有创新的,就可以叫个性化。没创新的呢?量产化。而且个性化就是定制化,定制就是高档的。量产化就是工厂化,工厂流水线上出来的,不都是螺丝扳手剪刀锤子么,这些是低档的,没必要耗费设计师的智力。
但光靠这些细节的创新,就像光靠点子一样,眼前一亮是可以的,组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就不够了。因为这里有一个问题,咱们如何区分“创新”与“不同”?这就像独孤九剑里说的,令狐冲是无招胜有招,一个屠夫拿着杀猪刀乱挥,也是无招。创新和不同,从表象上看,都是“无招”——以前没出现过。那么区别呢,效果。小说里,屠夫是要被杀的,令狐冲是能挑战黑白两道老大的。生活中,依靠一些“创新”组合成设计的设计师,就会面临这种困惑:“为什么人们就是不理解呢?为什么他们认识不到这个的价值呢?为什么这么富有创新的另类东西对他的们就没有吸引力呢?”因为这不是一个基于公众的创新,而是自以为的创新。
设计不仅要自己觉得有创新,还要让A感觉有创意、B看着很欣赏、C第一次遇到就眼前一亮、D使用一阵觉得确实很好……你要面对的是整个目标消费群体。而这些ABCD,彼此间又有着经历审美个性上的差异。如果只是像点子那样靠灵机一动做出的创新,是无法通过这许多最终用户共同认可的。出发点是个性没错,但想达成这一个性,你需要对公众审美、社会审美、时代审美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只了解自身审美(有人连自己都看不清)。
而过多的低质量、不合审美逻辑的创新,同样在改变着世界。只不过这种改变是让人产生了对创新的审美疲劳。用大白话说,瞎折腾什么?闹心。在这种情绪下,人们开始追逐极简主义,开始回归经典。极简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厌倦的情绪,通过消灭已有的表达方式和存在形态,来解决厌倦这个问题。一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在回归经典时不会觉得老气陈旧,而是舒服满足,说明这个时间这个地方的人们,已经经历了太多不感性也不理性而是任性的“创新型设计”。这些设计并没有逻辑化,也没有物化和沉淀,只是飘在空气中堵塞着呼吸。
做室内设计的朋友过来反对了:桌子椅子、沙发吊灯这些产品确实要考虑公众审美,那室内呢?我的对象是唯一的啊,就是这个家的主人,他喜欢就没问题了。话没错,但首先你要保证这家主人确实喜欢,就要沟通。当你和主人面对面恳谈时,希望从各个方面旁敲侧击,引发出他们真正内心所需是什么时,大多数情况其实是没有答案的。主人要是斩钉截铁给一个结论,而看他经历职业又与艺术设计关系不大,那多半是更值得怀疑的。这时需要的是设计师发现的能力,光启迪未必有用了,启不出来,要伸出触角主动找到世界上最复杂生物的内心所需。发现的凭借是什么?在挖掘一个人欲望时,不论审美欲望还是物质欲望,根基永远是对公众共性的了如指掌,继而再具体应用到个体之上。福尔摩斯看到一个走进事务所的人,能从各个细节看出对方的职业性格今日有何所需,是基于对各种细节的共性了解:哪种表情代表坚毅和傲慢,坚毅和傲慢最容易属于军曹;哪种装束代表什么身份,哪种措辞代表谨慎试探……
从各方面说,试图做出满足世间50亿以上个性的设计,都需要对挖掘共性审美有极深的研究。舍本逐末,没有根基的创新,对于我们的审美世界来说,就是温室气体之于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