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防水涂料的定义
将涂料单独或与胎体增强材料复合,分层涂刷或喷涂在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基层表面上,即可在常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或溶剂挥发固化,形成一个连续、无缝、整体、且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涂膜防水层,从而能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地下室、厕浴间和外墙等部位防水抗渗要求的材料,统称为建筑防水涂料(以下简称防水涂料)。
2、防水涂料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防水涂料一般是由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与沥青、高分子聚合物与水泥或以活性无机复合材料等为主体,掺入适量的化学助剂、改性材料、填充材料等加工制成的溶剂型、水乳型或粉末型的防水材料。
防水涂料在施工固化前一般为无定形的粘稠状液体或膏状材料,它对任何形状复杂和变截面的基层(如水落口、阴阳角、管道根等)均容易施工,并便于形成粘结牢固、封闭严密的整体涂膜防水层,防水工程质量比较可靠,因此,防水涂料在国内外新建和维修的防水工程中应用都比较普遍。
目前,国内外的防水涂料在建筑防水材料总量中,都占有相当的份额,一般可占到防水工程总面积的15~30%。许多国家在积极发展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同时,又开发了可分散高分子聚合物粉末与硅酸盐水泥复合以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的粉状防水涂料等品种,而且正在向着“环保型”防水涂料的方向发展。防水涂料在我国每年的防水工程总量已达到6000万mz左右。
3、防水涂料分类
防水涂料一般可按涂料的类型以及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进行分类。
3.1防水涂料按类型分类
防水涂料按类型可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反应型和粉末型四类。详见图1。
3.2防水涂料按主要成膜物质分类
防水涂料按主要成膜物质分为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有机一无机复合防水涂料、无机粉状防水涂料。详见图2。
4.几种主要防水涂料的组成、特性及其应用技术
在建设部新发布《建筑业1 0项新技术(2005)》的第8项“建筑防水新技术”中,明确要求应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技术成熟可靠,又代表了现阶段我国防水技术发展成就的聚氨酯系列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丙烯酸酯防水涂料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品种。
4.1聚氨酯系列防水涂料
该涂料按组分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产品,按其拉伸性能各自又分为I类和Ⅱ类两种类型。它们都是以二异氰酸酯和聚醚树脂等为主要原料,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预聚体为基料,掺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制造而成,均属于交联反应固化型涂料,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由于固化后的聚氨酯防水涂膜具有拉伸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大,回弹性好、耐水性能极佳和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的适应性较强等特点,适用于地下工程和厕浴间的迎水面以及非外露屋面作防水层。施工时须分遍涂刷,待先涂刷的涂层固化后,方可涂刷后一遍涂料,且前后两遍涂料的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每遍涂料的涂刷厚度不宜大于0.5mm,涂膜防水层的总厚度:单层使用时不应小于2.0mm,多层或复合使用时不应小于1.5mm。
4.2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一般是由液料(聚合物乳液)和粉料(水泥等活性无机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按涂料配比和性能分为I类和Ⅱ类两种产品,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其中I类是以聚合物为主,水泥为辅的柔性防水涂料,一般适用于非长期浸水结构的迎水面作防水层;Ⅱ类是以水泥为主,聚合物含量相对较少的防水涂料,其拉伸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较低,但粘结强度高,适用于结构的背水面或迎水面作防水层。
该涂料用于地下工程作防水层时,其耐水性必须达到80%以上。涂膜防水层在单层使用时,其厚度不应小于2.0mm;双层或复合使用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5mm。
4.3丙烯酸酯防水涂料
该涂料是以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为主体,掺入适量的化学助剂和填充剂等加工制成的单组分挥发固化型防水涂料,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I类和Ⅱ类两种产品,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
由于该涂料具有耐候性能好、伸长率大,可在潮湿或干燥的基面进行施工,并可配制成各种颜色等特点,适用于外露屋面或墙面作装饰防水层。但耐水性小于80%的丙烯酸酯防水涂料不得用于地下工程作防水层。涂膜防水层的厚度应与聚合物水泥涂膜防水层的厚度相同。
4.4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该涂料是以硅酸盐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料,掺入多种活性化学物质混合组成的粉状材料,与水拌合即可调制成浆状的防水涂料,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涂料的特点是无毒、无味、无污染,可直接涂刷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形成刚性的防水涂层,它的作用机理是涂层中所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以水为载体,向混凝土结构内部渗透,并促进混凝土中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发生水化反应和与水化产物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以堵塞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毛细孔通道和微细的裂缝,从而使混凝土结构体达到致密、防水抗渗的要求。
在进行涂料施工时,要求混凝土的基面必须坚实、干净、湿润而无明水,并应分两遍或三遍涂刷,涂层的总厚度不应小于0.8mm,待涂层表干后,应喷雾进行潮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d。
|